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转载:鄧日才‧獨中需要另類師資培訓


中學生,是13歲至18歲的少年,他們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不大不小,仍不脫稚氣,又未具有成人行為規範。身心都處於暴風雨時期,變動不居。因此,最難管教和培育。作為中學教師,就比小學及大專教師難當。
獨中教師,又比一般中學的教師難當。因為,他們還得負擔另外一項額外的特殊任務。那就是維護母語教育,發揚中華文化。加上獨中教師的待遇比政府中學老師來得低,流動性又大。因此,要如何使他們久留在獨中,也是精神培育與心理建設的一個要務。
要言之,培育獨中教師,既要像培育其他類型中學教師一樣,要有一般性的師資教育課程。這包括教育專業科目(如教學技能、教育心理等),也要有教學實習及視察。因此,專業課程,總要有實務技能的演練,尤其課室經營的技能培訓,光有聽講及教學參觀,無法養成有良好管教技能的教師。受過培訓的獨中教師,也是獨中領導骨干。因此,也需要具備一些教育科研的能力,這包括紙筆測驗及作業報告,小組研討等。
80年代,由於我國尚未有獨中師資課程的設置,董教總獨中工委會特別通過台灣僑委會,商請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為獨中設置“教育學分班”,培育獨中師資,學員回馬實習,也請師大教授前來視察。新紀元學院自1998年開始設置教育專業文憑班後,其中一般性教育專業課程,仍請師大代教。另外在“在地化”理念下,特別設置“馬來西亞教育研究”一科,由本地講師教導。教學實習及視察,也由本地講師負責。
“馬來西亞教育研究”內容包括國內教育時事、教育政策、教育史(大馬教育史及華教史)、大馬教育教育哲學理,一般教育哲學、教師專業及教師修養等。
筆者擔任此科兼職講師十餘年,工作感觸良多。眼下一般年輕人,已很少有華教的熱忱了,尤其國中畢業生對華教及獨中情況十分生疏。因此,必須加大他們對華教及獨中的認識,並激起他們熱愛華教的熱忱。筆者用華教史上血淚故事、華教鬥士的辛酸經歷,動之以情;用愛護自己母語應有的義務,曉之以理;用民族生命之延續明之以文。情理義三管齊用,輔以真人真事的影音材料,以及詩與歌,往往能感動年輕的心靈;反應熱烈,令人欣喜。
獨中師資,須刻意加料培育,才能合符獨中的特殊需要。總期獨中教師能抱著維護華教的熱忱,久留獨中,長期堅持,盡一己之力教育下一代。若能出面領導校政,並進行一些教育科研,增強教育理論之建設,理念領航教改工作,獨中將永續經營,興旺不墜。
我們要培育的獨中教師,不是對本宣科的冷血教書匠;我們要的是有熱忱、能潛移默化,成人又成才的經師及人師。
目前,全國獨中約有4千獨中教師,其中只有36%受過正式的師資教育,尚有64%(約有2千500人)尚未受培訓。眼下3個有師資培訓設施的機構(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及留華同學會),有必要加大力度,積極培訓足夠有素質的教師,以應付獨中新生爆滿及校務發展的需求。(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鄧日才)

1 条评论:

  1. 几年前,我就提出独中要教华教史,校史,邓日才校长的 这篇文章印证我的论述。。。。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