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废除UPSR 考试时机还不成熟

2010年七月十五日,各大报大标题报导教总`校长职工会,建议废除UPSR检定考试!两大华教机构并列举UPSR检定考试为小学教育带来三大弊端,简列如下:
1.只注重考试科目,轻忽了人文教育科;
2. 教育局以UPSR成绩作学校排名比较;
3. UPSR只考语文及数理科,会影响有关科目成绩差的学生被忽列及剥夺正常的平等机会等。 每一个学生都应享有根据自己能力来取得知识和技能的权利,而不是因为表现不如其他人就蓄意被忽略
两大专业机构并提出了三大建议:
1. 不能增加教师负担;
2. 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3. 小学评估方式需全面。
我从报导中的专业建议得出唯一的结论是:“废除UPSR 考试时机还不成熟”!理由可从两大专业机构提出的三大建议中看出,尤其是第一及第二项建议是直接相互关联的。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小班制。启发性的教学法应该是透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达至;每班的学生人数应该在廿五位上下,越小越好!
在我国单元教育政策下,别说华小学校不足够,造成每班学生人数超过五十名是见怪不怪的;而经受训合格的华小老师,年年不足的情况依旧,又如何开启素质教育呢?除了正课及繁多的课外练习簿,还有教育局要求的报表等客观因素,要求“不能增加教师负担”,是否缘木求鱼?
其他的有,素质教育的规划及编排;课本的重新设计及印刷;老师的重新培训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等都需时费日安排。
小学评估方式之我见
至于小学评估方式以教育发达国的经验为借镜,那是应该受鼓励的。但是以目前我国的国情应该顾虑到功利主义对小学评估方式的潜在破坏力。小学评估方式要做到公正不阿,不只要有一套严谨的执行方案,也需要第三者的监督,避免贪腐滥权的事发生。
假如没记错,如果赞成废除的比反对的团体或个人多的话,教育部长就要从明年开始实行废除小六检定考试。在还不知道教育部的替代方案详情前,就表明赞成废除UPSR 考试,我真的很疑惑!如有任何差错,两大专业团体需要负起最大的责任。
学生每一年都有几次校内测验以评估学生的进度。每间学校因地而异,水准不竞相同,此”A”不同披”A”。诺以此作为升上初中一分班时的标准,初中二就有可能降去别个等级的班级。到时心理上的创伤更大。
我在乡下小学的成绩不差,排名可不是第一就是第二!64年,以校本评估的成绩单,我从乡下转升中学预备班“A”班; 第二学期就被降去了“C”班。那时的心里真的是很不舒服; 走路时头也快抬不起来。庆幸的是初二升上“B”班,才重拾回一点信心。
其实,既然已知道目前的小六检定考试的三大弊端,为何不建议从这下手改革?首先,可建议先 废除教育局以UPSR成绩作为学校排名比较及奖励造成如今竞相以考试为目的的祸源;再集思广益,呈上可达至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教育部考量?
考试(段考)本来就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检讨。先改革教育制度,再谈考试兴废那才是大道理。

陈纹达                 25/07/10完稿

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南洋社论:勿让白铁喊无辜



董总退出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引走一波又一波涟漪。5月13日,新山县13所华小正副董事长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促请董总重回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他们恫言,如果董总一意孤行,这些华小将退出柔佛州华校董联会。
次日,全国贩商同业总会副总会长陈育荣及教育主任许炳正等举行新闻发布会,认为上述华小董事会代表发言前应该谨言慎行,勿在没有认知下发出错误信息,引起华社的混淆,演变成内部纷争。本月16日,贩商总会长李中永批评两人对外的发言,引起陈周二人于星期六反击,两人指李中永言谈间的“不保持中立难面对马华”牵扯政治因素,违反华团超越政治的立场,但李中永却极力否认政治打压。
本月19日,副首相慕尤丁再批评董总,指董总退出不会影响委会操作,反而更易解决问题。他认为,董总退出圆桌会议,会议仍会继续召开,努力解决问题。
同一天,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在一个华团活动有感而发,他指董总是个历史悠久的组织,向来都有收集华教的问题,十分了解华教课题,因此不同意董总退出委员会。但他也希望华社不会因此课题出现两极化的看法,更不要将问题复杂化,因这会影响华社的凝聚力。
他强调,华教问题最终仍要回到教育部解决,即使上述圆桌会议无法解决所有的华教问题,但仍可寻求其他平台来解决。
董总与教育部过招,华团内部矛盾骤起,在这敏感且关键时刻,一些别有居心者或政治人物肯定会利用这些摩擦,打击和挑
拨华社的团结和凝聚力。华社必须认清目标,站稳立场,不容受到一些枝节的干扰而分散力量,演成窝里斗的局面。其实,这些具有不良动机的牛鬼蛇神,最善于利用华社摩擦,刻意玩弄和撺掇,除了转移事件焦点,也可分裂华社,这种具有政治意图绝对不容得逞。
建国历史上,华族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权益的丧失,一小撮先辈的政治短视与妥协,造成后人可能永远都无法挽回的颓势,当前华社必须引为殷鉴。个人可以有政治信仰与立场,但在攸关民族大业的关键时刻,任何的歧见都必须抛弃,全力以赴为族群的权益斗争。董总为华教奋战不懈,维护华教厥功至伟,如果当前退出圆桌会议的决定被扭曲而造成华社分裂,招致华教权益因此遭重挫或丧失,华社将蒙受更大的挫折。
华文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在这片土地上风雨飘摇,捍卫华教人士前仆后继,这是民族大义的驱使。
当前,政府显示解决华教问题的诚意,华社应循合理合法的渠道与手段,解决久悬未决的问题。
如果华社内部有人因政治意图蓄意制造分裂,杭州西湖边上岳王坟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还请各造深思与警惕。

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转载:鄧日才‧獨中需要另類師資培訓


中學生,是13歲至18歲的少年,他們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不大不小,仍不脫稚氣,又未具有成人行為規範。身心都處於暴風雨時期,變動不居。因此,最難管教和培育。作為中學教師,就比小學及大專教師難當。
獨中教師,又比一般中學的教師難當。因為,他們還得負擔另外一項額外的特殊任務。那就是維護母語教育,發揚中華文化。加上獨中教師的待遇比政府中學老師來得低,流動性又大。因此,要如何使他們久留在獨中,也是精神培育與心理建設的一個要務。
要言之,培育獨中教師,既要像培育其他類型中學教師一樣,要有一般性的師資教育課程。這包括教育專業科目(如教學技能、教育心理等),也要有教學實習及視察。因此,專業課程,總要有實務技能的演練,尤其課室經營的技能培訓,光有聽講及教學參觀,無法養成有良好管教技能的教師。受過培訓的獨中教師,也是獨中領導骨干。因此,也需要具備一些教育科研的能力,這包括紙筆測驗及作業報告,小組研討等。
80年代,由於我國尚未有獨中師資課程的設置,董教總獨中工委會特別通過台灣僑委會,商請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為獨中設置“教育學分班”,培育獨中師資,學員回馬實習,也請師大教授前來視察。新紀元學院自1998年開始設置教育專業文憑班後,其中一般性教育專業課程,仍請師大代教。另外在“在地化”理念下,特別設置“馬來西亞教育研究”一科,由本地講師教導。教學實習及視察,也由本地講師負責。
“馬來西亞教育研究”內容包括國內教育時事、教育政策、教育史(大馬教育史及華教史)、大馬教育教育哲學理,一般教育哲學、教師專業及教師修養等。
筆者擔任此科兼職講師十餘年,工作感觸良多。眼下一般年輕人,已很少有華教的熱忱了,尤其國中畢業生對華教及獨中情況十分生疏。因此,必須加大他們對華教及獨中的認識,並激起他們熱愛華教的熱忱。筆者用華教史上血淚故事、華教鬥士的辛酸經歷,動之以情;用愛護自己母語應有的義務,曉之以理;用民族生命之延續明之以文。情理義三管齊用,輔以真人真事的影音材料,以及詩與歌,往往能感動年輕的心靈;反應熱烈,令人欣喜。
獨中師資,須刻意加料培育,才能合符獨中的特殊需要。總期獨中教師能抱著維護華教的熱忱,久留獨中,長期堅持,盡一己之力教育下一代。若能出面領導校政,並進行一些教育科研,增強教育理論之建設,理念領航教改工作,獨中將永續經營,興旺不墜。
我們要培育的獨中教師,不是對本宣科的冷血教書匠;我們要的是有熱忱、能潛移默化,成人又成才的經師及人師。
目前,全國獨中約有4千獨中教師,其中只有36%受過正式的師資教育,尚有64%(約有2千500人)尚未受培訓。眼下3個有師資培訓設施的機構(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及留華同學會),有必要加大力度,積極培訓足夠有素質的教師,以應付獨中新生爆滿及校務發展的需求。(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鄧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