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窗:“关中号”先上船,后补票?•丁家奴
在独中日益兴盛的今天,华人社会却因为复办“关中”而爆发一场大争论,甚至前所未有的大分裂。
虽然“关中”的批文(准证)有问题已是共识,但是,一方却认为这不重要,可以边复办学校边要求修改批文,可以比喻为先上船,后补票?
另一方却认为持有合法船票才可上船,才有保障;必须先有适当的批文,才能复办“关中”,才是独立中学,否则,那是私立国中、变种独中。
批文问题、“变种”问题、甚至开放统考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
这令人回想起50年代华文中学的改制事件。政府献议改制的目的就是以津贴为饵,诱使华文中学变质。
改制事件令华文中学分裂,产生了国(民型)中和独中。
多数人决定未必正确
1961年3月,时任教总主席林连玉在槟城的教总15人工委会会议上,强调“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的坚定立场,大力呼吁全马华文中学不可申请改制,应积极筹办华文独立中学……
可是,当时大部分的华文中学选择接受政府的津贴而改制;有一些学校也分成两个阵营,成为国中与独中,比如吉隆坡的中华与尊孔。
根据董总网站的文章《华文改制中学》说,华文中学从164所,锐减为现在的60所,一共失去了104所,“这是一段悲痛的血泪史”。
也就是说,占多数的63.41%的华文中学选择改制,只有占少数36.58%的拒绝改制,成为自力更生的独中。
这个悲痛事件的启示是,多数人的决定未必就是正确的,而少数人的坚持却可能是有道理的。
带头改制的是槟城的钟灵中学,负责的是校长汪永年和董事长王锦成等人。1956年,“钟灵中学与政府签订合约,接受特别津贴金和政府的条件,却密而不宣……”
这种手法,不是在当今重演吗?
李孝友公开承认受骗
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先变成英校,再变成以国文为主的国中。董事部不必为经费操心、华文课占三分之一授课时间的承诺,完全落空,而且华文不断受到打压,一家华文报今年仍在推动中五生报考华文的运动。“国”中被人形容为“弃儿”,说明了改制的结果。
2000年11月,曾任前教育部副部长和马华公会前署理总会长的李孝友,在董教总于雪华堂主办的“从华文中学改制看宏愿学校”汇报会上现身说法,就他在1960年代大力鼓吹华文中学改制,深感受骗,公开向华社道歉,并说:“我很痛恨(欺)骗我的人,我很天真(地)就受骗,而来骗大家。”李孝友要求华社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再犯错……50年来政府没有放弃落实《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头来看“关中”,一方认为批文虽然不完善,以后可以修改,而且还有政府的承诺。因此,建校、招生的事在办理中。
勿再重蹈悲痛血泪史
基于国家的单元教育政策和种种现实事件,另一方坚持必须先办妥批文。否则,耗费华社的宝贵资源,却替政府开办一所“私立国中”,而且此后申请开办或复办独中的大门,可能因此关闭,岂不又成为“一段悲痛的血泪史”?
更重要的是,家长会把孩子送去做“试验品”吗?我们的家长不是已被“教育试验”折磨够了吗?
宽柔古来分校已是一个成功的先例,那为什么不坚持采用这个模式?
这次大争议的另一个启示是,一些人甚至领袖并不了解华教问题,提出可笑幼稚的观点,比如60所独中,哪一所有批文?统考应开放之类。
林连玉如果健在,大概会发出这样的呼声:“独立中学不能不办,独立方针不可以剥夺。”
文:丁家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